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 正文

[教学成果省级]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信息来源:【教务科 】 更新时间:【2009-03-23 00:00:00】 阅读:【】次

成果名称:建筑工程专业本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果完成人:许成祥  马成松  刘昌明  李继祥  张系斌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01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工学交替”(Work and study alternating——以下简称WSA)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的一种方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所面对是高等工程教育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行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宽知识、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高素质的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现行用人制度的约束和其它一些条件的制约,现有的四年本科学制又不能延长,要想在四年内达到上述目标,有很多困难。为了在有限时间内、有限资源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上述系统的运行效率,就必须把系统设计成一个开放系统,即与周围环境能及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为此,我们以厂校合作为平台,以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进行了“工学交替”培养建筑工程专门人才的改革探索,立足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级土木工程人才;立足于实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缩短学校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差异;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从时代需要的高度、社会需求的广度、专业建设的深度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本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试验计划

1. 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广泛调研并总结建筑工程专业十几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框架。构建该框架的主要思路:在不延长大学本科四年学制的条件下,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需要,做到“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其实施要点:订立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内理论学习基地和校外工作实践基地,明确双方指导教师职责,采取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的育人机制。这种模式的运作方式:①第一至四学期在校学习公共课、基础课,第四学期暑假安排6周时间到施工现场,进行“工学交替(一)”的工作学期,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②第五至七学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六学期暑假进行4周的计算机绘图训练;第八学期利用毕业设计前5周时间,到建筑企事业单位和施工现场进行“工学交替(二)”的工作学期,侧重锻炼施工管理能力;⑧安排毕业设计12周时间到设计单位,进行“工学交替(三)”的工作学期,加强工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

2. 实施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试验计划。(1)签订了校企合作教育协议,建立了校外工作实践基地。19961月,分别与华东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南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合作办学指导小组,建立以华东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南油田设计院、江汉油田设计院为主的校外工作实践基地,并分别落实了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导师的责任。(2)组建了“工学交替”教改试验班。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项目组与班主任磋商,确定以建工95级为主的24名学生和建工98级为主的34名学生组成试验班。(3)实施三个工作学期,运行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进行的育人机制。①1997778176周时间,试验班的24名同学分赴八个工程实践点,进行“工学交替(一)”的工作学期。同学们冒着高温酷暑,在施工现场与工人三同,参与图纸绘审、施工放线、地基验槽、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等各环节的活动,白天在工地与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一起劳动,晚上在灯光下整理记录,查阅资料,讨论疑难问题,第二天又到工地去观察、实践,找技术人员答疑,一个多月的生产劳动,同学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明显地改变了学习态度,真正由“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主动学”。他们自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且直接应用于实践,收获很大。“工学交替(一)”结束之后,试验班的同学每人交了10000余字的文字资料,包括工地实习日记(每天一篇)、三大工种实习报告(即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社会实践报告、专题小论文(2000字以上)、实习总结报告。②199931445周时间,由学生根据自己毕业分配意向联系实习单位,运行“工学交替(二)”。本次试验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习工地数量多,种类齐全,实习内容多样化。实习的单位有设计院、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工程质检站和工程监理公司;实习的内容有施工现场组织、房地产经营管理、参与工程质量检测和工程质量监理;实习工地有框架结构、大跨结构、框-剪结构;基础类型有桩基础、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和复合地基基础。通过实习结束,课题组织了座谈会,同学们广泛地交流了实习感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使“工学交替(二)”获得了预期的效果。③1997年至2000年连续四年选派54名名学生分赴华东石油勘察设计院、河南油田设计院、江汉油田设计院、徐州石油管道设计院和江汉石油学院设计研究院进行“工学交替(三)”的工作学期,各设计院对“工学交替”教改试验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投入,把试验组的学生“当成自己的职工一样对待”。经过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工学交替(三)”的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全部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设计并绘制出全部设计图纸,学会使用在学校没有学习过的设计软件和工程设计方法。华东石油勘察设计院还吸收“工学交替(三)”的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工程——苏丹项目设计工作,使学生得到了实际工程训练。

(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工学交替”,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试验班情况看,有5名学生考上2002级研究生,占全系应届生录取人数的49%;本系考研最高分(374分)是“工学交替”班的学生。34人中有13人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占年级党员数的65%,有7名优秀毕业生。试验班中同学中获省级科研成果奖1人,院三好学生9人,系级三好学生19人,院优秀个人17人。综合测评名次年级前30名中,试验班占21名。

1.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专业成功第一要素。“工学交替”模式设计了多个工作学期,尤其是第一工作学期,以“专业调研”为主,使刚进校门一年的学生就接触到专业,克服了只学基础课的枯燥无味现象,大大提高了试验班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从学生们的反映来看,这一环节的实践是十分成功的。耿树勇同学说:“短短的一个月工作学期(一)瞬间即逝,虽然盛夏酷热难当,但我还是为我学到这么多知识而感到高兴。我知道我们将来从事建筑专业,手中握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肩上扛着祖国的重任,因此我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懒散作风,勤奋学习,不懈探索,去打开科学的大门”。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在毕业时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邓光华同学也说:“通过工作学期的实践,我对学好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的迫切性也加深了认识。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全面充实和提高自己。”参加工学交替试验的同学绝大部分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为扎实学好专业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2. 增强了社会的适应性

“工学交替”试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工地实践,使学生们向老工人学习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自找实习单位,使他们学会了“推荐”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工作,迫使他们学会与各种社会上的人打交道,学会与人沟通,所有这些体验都是在学校中学不到的。陈爱军同学在联系工作学期(二)的实践单位时,骑自行车跑了荆州市的好多单位,一连几天都吃了“闭门羹”,后来找到了荆州市儒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公司的一名临时职员,他参加了一个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包括土地征用、计委立项,报建、规划设计等。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上的各界人士,学习了一些场合的人际交流,其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受到各方面的赞许。谭洁同学到一个工地上去顶班劳动,经理安排她开龙门吊。工地工人都很好奇,问女孩子怎么来作小工。谭洁同学给工人们讲“工学交替”的意义,消除了与工人的隔阂,逐渐与他们打成一片。高军同学说:“在实习过程中和各阶层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了不少。刚开始找工作与经理交谈,由于我们的诚恳、谦虚和自信的态度,使他们有兴趣接纳我们,并放心让我们去工作;而在工地上对工头,则表现得稳重、踏实、不浮躁,他们感觉得到你能注意安排,按要求办事。对工人师傅则必须勤学好问,放下书生气,不怕脏,尤其对老工人要尊敬。由于我们注重了人际交往,得到工地的普遍赞扬,称赞我们大学生有很高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3. 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由于多次的工作实践,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吸收了学习的动力,使试验班的同学提高了综合素质。试验班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工学交替’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实践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化,使我们就业竞争也大大增强了”。毕业时,除了考研的同学外,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

(三)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立项,指导工程设计,使自己也获得了锻炼,密切了与企业和学生的联系。四年来,指导教师中获得教学质量优秀的有5人次,有2人晋升为正高,2人晋升为副高,2人攻读博士。从事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形成。

(四)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

通过“工学交替”改革,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道路的决心。我们把建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简化成九个字“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并把这一目标贯穿于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各教学环节的实施之中。这次2002级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修订,明确把这九个字写在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之中。

(五)理论研究成果硕果累累

在进行“工学交替”教改试验的过程中,老师、学生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及时地把研究过程理论化、系统化。围绕这一教学改革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前期论文主要是对项目立项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如“工学交替教改模式初步构想”,提出了试验的运行框架;中期主要是对教改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如“实施工学交替,探索育人新路”,“对工学交替教改试验的再认识”等。后期则对工学交替的运行机制深入探讨。项目组第一次提出了“合作链”的概念,并对合作企业的激励机制,联动机制,耐久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最近又针对更新一轮的试验,提出“人才供应链”的概念,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六)社会影响程度日益扩大

我系98级“工学交替”教改试验开展以来,项目取得的成果受到普遍关注。我系先后接待过教育部产学合作中期检查组(19997月),全国产学合作研讨会代表(20003月),石油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代表(20006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记者组(20024月),我们的成果分别于19983月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上交流并收入论文集,并在19995月第五届全国土木系学生组工作会议上、2001814日全国产学研合作研讨会、20025月全国第七届混凝土教学工作会等进行交流,受到了国内有关部门和同类院校的关注。

二、创新点

建筑工程本科“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研究,吸收了国内外产学合作的优秀成果,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试验方案。该项目以厂校合作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联合育人。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目标明确,具有现实针对性。教改试验针对社会对人才工程能力的要求以及学生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弱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工学交替”的模式,以解决社会需求较高与学生工程能力较低的矛盾,可以为不同层次的王科院校借鉴和参考。

   (二)培养计划富有特色,具有先进性。“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现有国家人事制度和本科教育四年学制,为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基础好、设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探索了新路。

   (三)试验方案合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本试验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有厂校合作的支持。合作油田企业的大力支持,提供很多试验的便利条件,为教改试验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种合作形式很多工科院校均可仿效。“工学交替”的运行方式是一种运作灵活的方式,一般工科院校都可试行,操作性极强。

   (四)校企合作方式灵活,具有实效性。“工学交替”教学改革,无论对学校方、学生方还是合作厂矿企业单位,都具有实效,因此,三方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教改试验可以推进的动力基础,也是此项试验深入下去的保证。尤其是经过试验的学生提高了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就业抢手,就业后很快上手,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这也是“工学交替”教改试验的社会效益的客观反映。

三、应用情况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我院成功地推广应用于试验班中,取得良好成效:

   (一)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建工9524名试验班学生,通过工作学期现场实践,了解了水泥的种类、混凝土的分类和砂浆的组成及相关指标,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建筑钢材的分类及力学性能;钢筋的施工、钢结构的施工,并对装饰材料、保温隔热、吸音材料、木材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建筑结构如楼梯、阳台、屋面防水等构造要求有所认识;对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网架结构、排架结构等结构型式有明显概念;对地基与基础有明确的概念,并对条形基础、单独基础、箱形基础、整板基础、桩基础等有所了解:同时初步了解了一般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等有关过程,并学习有关专业术语。同时,对楼梯、门厅、大门入口,进行人流关系分析、建筑功能分析,写出具有自己观点的专题小论文。为后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1)试验班学生在《石油教育》、《广东高校基建》、《有色金属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新论》等期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7篇。(2)院97年、98年科技节试验班学生提交科技论文53篇,宣读论文20篇,有13篇论文获得奖励。(3)王鹏昊、凌琛同学设计的河南油田供销大楼三维动画喧染图受到业主肯定,该成果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三等奖;杨晓慧提出的节能窗设计方案、卢圣平提出的抗震屋面设计都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4)踊跃申报院1998年科技立项课题,获批准的有16项。

    (三)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试验班学生赴华东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河南油田设计研究院、江汉油田设计研究院进行毕业设计,充分利用现场设计资料、设计软件、计算机设备,在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9项实际工程的设计,其设计图纸质量受到工程师们的一致好评。参加试验的同学就业后工作上手很快,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