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 正文

[教学成果校级]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来源:【教务科 】 更新时间:【2009-03-23 00:00:00】 阅读:【】次

成果名称: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刘绍平 张光明  张相乐 章保平 李旭荣

 汪 萍 黄成权 陈中义  蒋梅苏

获奖等级:长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08

 

     根据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课题组于2005年进行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期研究和试点,2006年,本项目被批准为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鄂教高[200623)。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0810月顺利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其成果对同类院校具有借鉴与推广价值。”

一、立项背景

长江大学于2003年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四校合并组建以后,根据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潜力,确立了以地矿油学科为特色,以工、农、文、理学科为重点,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简称“两创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把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围绕办学目标,学校整合了学科专业,设置了80个本科专业,涉及10大学科门类,有3个博士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但是,学科专业的发展很不均匀,以工、理、农、文、管为主的学科结构比较明显;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校级品牌专业集中在工学学科;石油类、农学类特色专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实力较强,基础较好;新办专业建设任务较重,办学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合校后沿用过去狭窄“专业”教育,注重知识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培养综合素质、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两创”人才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对于一所合并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针对学科专业的办学现状,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上述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我们于2005年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先期在学校部分学科专业进行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于2006年申报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并获得了批准,项目编号:20060245

项目立项以来,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确立了“2个立足”、“3个依据”、“1个突出”、“4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2个立足,即立足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立足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个依据,即依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依据学校的办学现状与优势;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1个突出,即突出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4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增强办学特色;有利于整合办学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实现人才的按需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明确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合理分工,并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的原则,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现将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二、主要研究成果

1.阐明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范型。每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策略、教学评价等六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生入学后暂不分专业,在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学科类基础课程后,根据学习成绩、本人志愿及社会需要,进行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单一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狭窄,更加强调专业对口,容易导致毕业生基础不够扎实,发展后劲不足,缺乏个性及创新精神。而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则重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制定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我们在对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长江大学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将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学等28个普通本科专业按学科划分为“文史类”、“化学化工类”、“机械类”、“电信类”、“农学类”、“管理类”、“经济类”等7个学科类,实施“2+2”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2”模式以“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整合基础,优化课程”为主要内容,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学科类基础课,于第四学期末分流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分流限定在学生就读的大类所含专业,分流方案由相关院(系)负责制订,经学校批准后执行。在分流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志愿等填报专业,学校则还要参照学生所学课程的学分绩点、综合素质等确定学生的专业分流去向。

2+2”模式自2005级起试点实施以后,得到了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我们又提出了成立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方案,实施“1+3”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方案得到了学校的采纳并付诸实施。

1+3”模式以“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强化基础,注重养成”为主要内容,将一年级本科生集中在一个校区进行教学与管理,开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等课程及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结束,考试成绩排名居前20%的学生允许选择专业。“1+3”模式从2006级起进行实施,是对“2+2”模式改革的继续与深化。两种具体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专业分流由一次变为二次,学生在第二学期末、第四学期末都可以进行专业分流,也使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更具有人性化,更利于因材施教,更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构建了学科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依据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参与改革的7个学科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毕业生服务方向上强调了行业性、地方性。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制订了20052008四个年级的学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全校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三级课程体系,搭建了校、院两级基础课程平台,加大了选修课比例;四年制理工农学科类专业全学程学时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文史经管类控制在2600学时以内,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专业设置1618门的必修课为学位课,并将产学研合作教育、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工程训练进行分类设课,分级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将工程实训列为机械类、电信类及化学化工类等18个专业的必修课,还增设了合作教育或工学交替等环节。同时,制订了全校3272课程的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教学任务和要求。

4.建立了与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

随着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我们对学生管理的模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深入分析一年级学生来源广、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农村学生多、家庭经济贫困生多,独生子女多、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加强基础学习,明确努力方向”为内容的学生工作思路,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适应教育为切入点,以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一工部成立了由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兼职导师组成的学生工作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采取学习、参观、讲座、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增强专业意识,提高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学习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选课方式、学分学位要求;开办“院长论坛”,利用周末,邀请各院(系)的院长(系主任),为学生介绍专业现状、教师队伍和学科前沿;开设了“致远计划”名家讲坛,邀请一些有成就、有威望的院士、教授、专家来校做报告,利用他们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一日学习生活制度”的落实为主要内容,突出抓好“六率”(按时起床率、上课率、晚自习率、按时就寝率、“一日学习生活制度”遵守率、违纪违规率),持之以恒,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三自”,即在学习上做到自觉、在生活上做到自理、在行为上做到自律。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5.优化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环境

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教学改革工程,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推动改革的进行,学校召开了两次专题教学工作会议,进行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的大讨论,并对一年级所在校区的教学设施进行了修缮,新修了标准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给一年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我们还修订了学生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课程考核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学生学业警示机制,完善了由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信息收集系统、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调控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了对学科类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对学校自主开发、运行多年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扩充了功能,增强了安全性,充分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保证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主要创新点

1.创建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针对办学现状,突出办学特色,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创建了以“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整合基础,优化课程”为主要内容的“2+2模式和以“集中教学,集中管理,强化基础,注重养成”为主要内容的“1+3模式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改革方案系统、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改革涉及面广,力度大,成果明显,在同类高校并不多见。

2.构建了学科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学科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学科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三级平台,实现了对基础课的分类分级教学,增强了课程的综合化,为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提供了范例。

3.探索了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加强了大学生基础教学与养成教育的结合,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对提高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4.建立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成立了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改革了学生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建立了有效的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分流机制,优化了学科类人才培养环境,建立了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四、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

1.对大学生进行了集中教学和分流培养。从2005级开始到目前为止,已在“文史类”、“化学化工类”等7个学科类9920名本科生中进行了“2+2培养模式改革。从2006级开始,实行了“1+3模式,对一年级本科生进行集中教学、集中管理,一年级末在大文科、大理科范围内进行专业分流,二年级学习学科类基础课,二年级末在学科类专业内进行专业分流,迄今为止,已在19296名本科生中进行了“1+3模式改革。2007年、2008年分别对2005级、2006级、2007级进行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生进行了专业分流(见表1)。

1  2年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分流统计表

年级

2007

2008

2+2”模式

分流人数

1+3”模式

分流人数

2+2”模式

分流人数

1+3”模式

分流人数

2005

2483

 

 

 

2006

 

474

2478

 

2007

 

 

 

531

2.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必选的人文素质与大学艺术课,对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工程训练等基础课进行了分类分级教学。基础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都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按照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分AB两级。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课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要求,分ABCD四个层次进行分类分级教学,基础化学分为化学化工类与非化学化工类,对每类又进行分级教学,工程训练分为三个层次。

3.提高了大学生基础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2005级、2006级大学生不仅基础扎实,也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006级、2007级一年级结束,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达到71.5%88.6%,明显高于一般高校。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60名学生获奖,占全校获奖总数的51%。《高等数学A》课程结业考试采用了原江汉石油学院1998级《高等数学A》期末考试试卷,在学生规模扩大4倍的情况下,学生及格率为93.3%,平均分76.6,平均成绩与1998级相比有明显提高。由2005级电信类学生王彪、汪远广、刘洋,政法学院2006级学生刘远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设计的作品——帝华水上救生器(Wa-saver)获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是长江大学办学以来获得的第一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项。2007年、2008年,有456名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特等奖2人,一等奖45 人,二等奖115人,三等奖239人。

4.大学生养成教育成效显著。根据对2006级学生的调查,90.9%的同学对班集体满意,94.4%的同学表示与同学关系融洽;在业余时间的分配上,51%学习英语,33%学习数学,4%体育活动;学生思想上追求上进,发展学生党员40人,占学生总数的1.2%,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50名,占学生总数的10.09%,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学生有6100人,占学生总数的95.5%;自律能力强,按时起床率保持在95%以上,上课率98%,晚自习率96%,按时就寝率99%,“一日学习生活制度”遵守率达92.2%,学生违纪违规在1%以下,未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大学生目标明确,对自己的未来普遍性充满信心。

5.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交流与报道。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起了许多高校和媒体的关注。课题组在2006年全国石油高校教学工作研讨会和20087月湖北省高校教务处长协作会上对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进行了汇报交流;20061025《科学时报》以《通识教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之变》为题、2007730《光明日报》以《让大学生走稳第一步》为题,全面介绍了“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课题组围绕学科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1篇,出版编著3部,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改革进行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