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 正文

[教学成果省级]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来源:【教务科 】 更新时间:【2009-03-16 00:00:00】 阅读:【】次

成果名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李同明  汤厚宽  邵书慧  张祖新  余泽高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时间:2001

 

一、成果主要内容

本课题经过立项前的充分准备和立项后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未来社会和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总体趋势研究

本课题研究认为21世纪有以下发展趋势值得人们关注:其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为迅猛,这种发展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生活的节律与面貌,也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变化,从而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更高的要求;其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以致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这样使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更为普遍,竞争也将更为激烈,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其三,21世纪,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本世纪初的520%上升到90%,因此,21世纪财富的增长将不再是以资源、资本为主,而是以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主。而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为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将成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柱。

这种发展趋势,对未来中国将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从同质的单一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化,一言以敝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未来中国的这种转化,对农业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中科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认为,未来社会农业的发展趋势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以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三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加快速度,拓宽领域,促进农业生产率实现新的飞跃。与此同时,农业科技向浓度和广度发展,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使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产生质的飞跃。现代农业科学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农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对农业高等教育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且日益全球化、竞争更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既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又具备良好身体和心理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新人;应当是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能迎接高新技术挑战的新人,;应当是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通晓中国历史与国情,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人;应当是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新人。要培养这们的新人,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要面对我国目前的实际和21世纪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回答“采用什么样式”去培养人才,以及怎样才能培养所需要人才等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对它的探索有着重大的意义。

1.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单位(团体、机构)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某种特定的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范型性。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培养过程等要素。其中培养目标是根本,是确定其它要素的前提,它是依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而确定的;基本规格是培养模式的主体,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明确培养对象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其结构;培养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环节等,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现在许多大学都在探索适应自己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基础+模块”模式,“3+1模式,“2+1+1模式,“学士与硕士连读”模式,“主辅修”模式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必须具备基础性,适应性和创新性。为什么?其一,从知识发展来看,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35年翻一翻的程度。“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由一次性教育转为终身教育。在大学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通向知识殿堂的钥匙,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强调其基础性:其二,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更趋完善,我国经济将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全球经济将进一步走向一体化。经济的竞争性,变动性将更加激烈频繁。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其三,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经过较长时期的分化历程后,又重新出现了学科综合,整体化趋势,其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强调分化到强调综合是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强调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整融和综合,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3.“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实行按类招生,按需分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按照“三级平台课程模块”,更新了我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其特点有:第一,按照课程的作用和覆盖面,设置全院共同必修课。第二,按专业大类设置共同必修课。按农学类、管理类和工程类等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其所在学科的内在联系,对课程设置进行结构与内涵上的调整,经科学地组合后,重新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统一设置共同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厚基础”和“通”的作用。第三,多模块式专业课。在专业课的设置中,根据课程的内在联系,组成多个专门化的课程模块,既使学生通过教学,达到原单一专业的学科水平和基本规格,起到了“专”的作用,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第四,建立新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将实验内容较多的课程,单独开设实验课,单独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农作物生产季节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了“全周期”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第五,加强人文、历史、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计划的改革中,在共同必修课部分,设置“大学语文”等课,使其具有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双重功能。在选修课中,也设置了文学、历史、哲学、美术、艺术等课程组,供学生选修。第六,利用双休日等课外时间进行内容广泛的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我院有代表性的改革方案之一,其具体做法是:按农学学科大类招生,设置公共课,分专业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选修课和通用专业选修课,学生按兴趣和需要选择专业方向选修课。学生入学后第14学期完成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58学期完成专业方向课的学习。然后,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个人志愿选择1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择二个专业方向进行学习。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实行了全周期的教学活动,即以一种或几种农作物完整生长周期为载体进行生产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亲自经历一个完整的作物生长发育、成熟、收获全过程,开展生产劳动、科研活动等,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螺旋式向上的认识循环过程,进而全面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具体过程是:

12学期开设劳动与农事操作课,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农场工人指导学生进行农事操作,使学生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动态、田间管理有一个初步认识,促进学生接触生产、了解农事操作技能并巩固专业思想。

34学期学生种植试验田、丰产田,进行生产科研技能的训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物发育进程的观察、记载等,初步了解作物生育进程、营养诊断,有针对性的实施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57学期学生选择指导勘察项目的一个内容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从事科研工作的全面训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8学期通过在生产第一线进行毕业实习,不仅使学生对全学程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可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从而合学生了解社会,增强适应性,全面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通过在农学系试点,总结了一套较成熟的经验,然后在全院推广。各专业根据农学系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工程,也是重点和难点。近年来,我院围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一工作,实施了“112教改工程”,即10项实践教学改革课题,10项实验课教学改革课题,20项理论课教改课题,目的是通过40项教改课题的进行,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施“112教改工程”的基础上,我们还实施了“系列课程改革方案”等措施。在进行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工作中,我们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第一,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用现代观点来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内容,使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二,传授知识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突出素质的培养,着重传授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获取知识。第三,教与学的关系,既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第四,内容与学时的关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现代知识所必须的教学内容,删去那些过时、陈旧和重复的内容。第五,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要充分认识每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好某门课与其先行课、后续课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无限制地削减某门课程的教学时间,也不能因强调其重要性而挤占其它课程的教学时间,要站在整个学科的高度进行改革。

以整体优化为原则,立项研究,试点先行,逐步推广。近年来,我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教改项目,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各个项目独立进行,各自强调自己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难免各课程争学时,争地位,造成内容的重复与脱节,给项目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遵循“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全面推进,投入倾斜,注重实效”的思路,在199811月,将农学专业作为试点,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需要,着重实施了“系列课程整体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项目。我们共分为8个系列课程组,即:生物系列,数学系列,物理系列,化学系列,外语系列,计算机系列,人文社科系列,教育系列进行深入地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系列课程的整体优化必须而且只能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才能合理、有效地凸现;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改革也必须而且只能在课程教学大纲中体现,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进行重组,调整,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经过广泛深入地探讨,反复地论证修改,形成了整体优化的教学改革方案。先后形成了《湖北农学院教学计划指导书》、《农学专业教学大纲》、  《湖北农学院系列课程改革方案汇编》等成果材料。

二、创新点

()以“三级平台课程模块”为基本模式,更新了我院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其特点有:1. 规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时占70%以上,供学生前二年学习。2. 多模块式专业课,每个专业都设有3个以上的专业方向课,供学生选修。3. 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和农事特点,建立了“全周期”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4. 设置了文学、历史等课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的内在逻辑性和整体性。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计的研究内容思路清晰、完整,主要包括:1. 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研究,这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3.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4. 推广应用和信息反馈与完善,这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四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

三、应用情况

(一)主要措施

该成果可供普通高等农林院校使用,其它高校亦可借鉴使用。其推广应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全新的使命,全新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就不可能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就不可能将教育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

2. 做好宣传发工作。一项改革成果能否实施,能否按计划,按要求圆满地完成,关键在领导,重点在教师。要在教职工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工作,使人才培养方案为每个教职工所领会。

3. 加强管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要选择一个系或—、两个专业进行试点,摸索一套较成熟的经验后,全面推行。

4. 结合实际,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改革成果,需要由实践来检验,修正。因此,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地完善。

(二)应用效果

    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管理有许多不同于政府、企业管理的特点,因其管理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信奉功名和成就,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不喜欢别人的说教和管制,而崇尚事实和规律,依法据理行事。因此,掌握高校各类人员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学习状态,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方法,让他们自我调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必需探索和遵循的规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院专任教师中,有82% 人参加了各类各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尤其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教职工参与更为积极。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积极承担教学认为,有76%的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任课。同时,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很大提高,近三年有30余名青年教师在讲课比赛中获优秀奖。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学生直接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了解了许多信息,增强了他们的“主体”地位感,同时,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其一,学生违纪率降低。近三年学生违纪率分别为1.4%1.2%0.6%。考试舞弊现象日趋下降,最近两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全院未发生一起舞弊事件。其二,英语四级统考合格率稳步提高。从95级的26.8%上升到99级的52.9%。其三,主要基础课考试成绩良好。近年来,我院的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课程参加中南区的统考,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及格率均属参考学校的前茅。近三年来,我院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1998年为32.8%1999年为38.6%2000年为46.3%

3.学生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反映良好

据统计,我院毕业生85%以上分配在县以下的农村基层从事农业技术与家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而且大多数干出了较好的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有大批毕业生成为乡、镇和县(市)一级的领导,有不少毕业生成为中央、省、县(市)的农业科技专家,有些人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农业专家。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总体评价较好,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能较快适应环境,打开工作局面。96%的毕业生能很快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我院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的突出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誉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业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