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果完成人:胡文宝 张光明 刘昌明 许成祥 周克厚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05年
一、成果主要内容
本项目是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97年10月正式立项的教育部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项目,经过六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组从理论层面上,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状况、模式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质量评价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成功地进行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项目于2003年12月通过教育部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验收鉴定,鉴定认为“长江大学(江汉石油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试点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在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已经达到预期目标”。现将成果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通过10多年的办学实践,已经在广大教职工中逐步形成了共识,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和特色,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中予以确立。即根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规律,试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厂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充分利用好学校教育资源的同时,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工学交替”式的合作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由于合作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不长,按照合作教育对工作条件和岗位的基本要求,根据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能照搬国外合作教育模式。必须结合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合作教育模式,制定科学的合作教育计划,设计可行的合作教育方案。为此,我们在工学交替合作教育试验中,探索并遵循了如下基本原则:①实施合作教育一般不突破现有学制;②学生顶岗劳动,报酬不作为必要条件,但可以争取工作单位给予一定的补助;③工作岗位在较宽的专业面内选择;④扩大合作伙伴,包括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政府机构、社团组织等;⑤在保证本科专业基本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工作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与社会适应能力,不能降低培养要求。
通过探索,我们实现了六个观念转变。①由靠行政命令安排学生实践向主动找市场转变;②由单靠企事业单位提供实践场所和条件向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转变;③由等学校安排实习单位向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转变;④由集中统一安排学生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转变;⑤由学生被动接受实践向主动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⑥由强调专业对口向适度宽专业大类对口转变。
(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试验
我校先后进行了“311”、“6111”、“4+1”、“工学交替”等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这一系列的试验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阶段进行了合作教育途径与管理的探索。开展了“311”合作教育试验,即:“学+工+学”结构。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途径。学生在大学四年级采用预分配的形式,按照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共同进行后期学习与工作的管理。
第二阶段进行了多种形式“工学”结构的试验。开展了“6111”合作教育模式试验。预分配形式没有变化,改变了“311”按学年设置“工学”结构的形式,按学期设置“工学”结构,即:“学+工+学+工”结构。
第三阶段主要进行了新环境下合作教育的模式、内容、以及运作方式的试验。这一次采取两种“工学”结构模式,同步进行对比试验。先后开展了“4+1”合作教育试验和单项“工学交替”(7个课程学期+4个工作学期,简称7+4)合作教育试验。
(三)总结并成功试验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中,结合我校多年的研究实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试验对比,我门总结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
1.三种基本模式
(1)全过程结合式:在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实行工学交替,适当安排教学学期和工作学期(一般3~4个工作学期)。“工学交替”就属于这种形式。其特点是可以结合各阶段课程学习的进程安排工作学期,把工作学期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目标,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并能够学以致用。
(2)后期结合式:学生先在校进行三年课程学习,第四学年安排半年或一年到企业工作,再返校学习半年或一年。如“311”合作教育就属于这种形式。其特点是:完整的课程学习阶段+完整的工作学期+毕业设计或针对性地课程学习,操作比较简单,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学习和工作概念,企业也比较欢迎。
(3)见习期结合式:学生在完成大学课程学习后,先落实工作单位,利用学生在用人单位的见习期安排合作教育的工作学期,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双方对学生见习期进行管理。如“4+1”合作教育就属于该形式,其特点与后期结合式相近,主要是针对后期结合式遇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在操作上较简单。
通过研究和试验对比,我校形成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大学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简称课程学期、工作学期),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目标是培养“基础实、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是:(1)除工作学期外,专业培养规格及目标与非合作教育学生相同;(2)主要按两种结构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第一种结构(称为A结构)是课程教学及实验、课程设计等与非合作教育学生相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与工作学期结合安排;第二种结构(称为B结构)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工作学期;(3)工作学期安排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学生实行三学期制,四年一般设置1~4个工作学期,实施B结构的学生,一般可选择1~4个工作学期,各工作学期的时间安排不少于六周;(4)提出工作学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5)工作学期的实际周数参照实践教学周数计算学分;(6)提出工作学期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组织与管理:根据我校《合作教育手册》等管理文件,纳入到全校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学生实行导师制,提出工学交替合作教育质量与管理要求。
(四)建立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1.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建立了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一是学校建立组织机构来协调工作,在校企双方建立起联系的桥梁;二是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加强联络,保证信息通畅;三是遵循互利互惠原则,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合作效益。即“建立机构,密切合作,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利互惠,讲求效益”。
2.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运作方式
从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建立了与运行机制相配套的“一个依托,两个延伸,三个有利,四个步骤,五个环节”的基本运作方式。一个依托:就是以“厂校合作”为依托;两个延伸:就是学校课堂向社会课堂延伸,校内实践向校外工程实践延伸;三个有利: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企业的科学技术进步;四个步骤:就是实现双边合作,建立校内校外两个基地,指定合作双方导师,采取工学交替模式;五个环节:就是计划与管理,组织与实施,检查与考核,评价与总结,奖励与表彰。
3.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3)政策倾斜,制度保证。本试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其前期工作是较为充分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和制度作保证,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和实施了“厂校合作章程”、“工学交替合作教育试验班工作条例”、“合作教育评比奖励办法”等制度和措施,为本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
(五)积极探索了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多途径合作的格局。这种多途径的合作一是体现在培养人才方面,二是体现在科技合作方面。
1.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改造和专业建设。我院先后由企业的专家和学校的教授组成了7个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石油主干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将原来6个石油主干专业合并为三个石油主干专业,将一部分通用专业进行了合并和拓宽,使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专业的调整改造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共建校外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最有效的途径。合作企业把解决学生生产实习当作是自己份内的事,积极支持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与20多个合作企业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学生产实习的需要。
3.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各合作单位慷慨解囊,集资300万元,在我院设立“石油之光”奖学金。他们还资助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共270项,其中,1项获全国“挑战杯”科技成果奖,多项获得省级奖励,近200人的185项成果获得“石油之光”奖学金。
4.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试验。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是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开展“311”合作教育模式的试验,学生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目的。随后又开展了新一轮的“6111”合作教育模式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1998年开始,开展了“4+1”和“工学交替”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验。
5.开展继续工程教育和职工培训。先后采取函授、夜大、脱产进修、委培等方式,培养企业职工(学历教育)6000多人;举办厂长、经理、处长(岗前培训、技术培训、资格证书、单项培训)等培训班120多期,培训学员4000多人。为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6.校企进行科技协作。近几年来,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承担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攻关项目、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572项,在已结题并获奖的项目中,均达到国际、国内较高水平。其中获得国家三大奖3项,省(部)级19项。大部分科研成果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7.学校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中原油田生产系统遭腐蚀,每年穿孔8300余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2亿余元,极大地干扰了油田的正常生产。为遏止腐蚀,学校20名研究人员深入油田现场调查研究,经过一年的反复试验,提出了一套防腐改水方案,解决了腐蚀问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专家验收,认为是校企合作的典范。该成果获得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后来又在新疆、胜利、河南等油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还结合企业实际,研制生产了环保型泥浆、钻井润滑剂、堵水剂、盐抑制剂等产品,在陆上和海洋石油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
1.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在部分专业中试点后,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体现了合作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优势,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推广运用价值。
2.建设了一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实践基地,初步形成了实施工学交替的“合作链”。
3.围绕工学交替,实施了系列教学改革。通过优化结构,重组体系,形成了“两个层次”、“四个模块”、“十大系列”、“六种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4.取得一批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阶段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公开出版《合作教育理论初探》学术专著,公开发表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拍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电视专题片1部;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10多人获“石油之光”奖学金,8人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师生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40多项,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创新点
(一)理论创新。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合作链”、“人才供应链”、“目标驱动”、“政策驱动”、“利益驱动”和“复合驱动”等概念,对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状况、模式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质量评价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初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模式创新。找到了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建立了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合作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教育模式——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即:“订立双边协议,建立两个基地,配备双方导师,实施工学交替”。
(三)机制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建立机构、密切合作、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互利互惠、讲求效益”的运行程序;构建了“一个依托、两个延伸、三个有利、四个步骤、五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完善机制,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政策倾斜,制度保证”的三个保障体系的管理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实践创新。在中国合作教育十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并成功地进行了工学交替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推广运用价值。
三、应用情况
学校把实施合作教育列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并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投入充足,在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项目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可操作性。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和推广运用价值。
由于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试点的成功,许多教职工、用人单位和学生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建工系、经管系、机械系、电信系、计科系等系部进行了推广,近2000名学生参加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推广试验。目前,这一试验正在长江大学继续进行。
同时,本研究成果及其总结交流材料在多次在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受到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教育部《关于转发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中期检查调研报告的通知》中,曾7次提到江汉石油学院的一些好的做法。我校开展合作教育的情况多次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石油报》等媒体做过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也为工学交替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教育部鉴定认为“该试点项目实施效果明显,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和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