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成果完成人:黄忠顺 沈光明 罗昌智 欧阳光磊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获奖时间:2005年
一、成果主要内容
长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自2000年以来,在本课程的建设上,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而进行,即在大学本科定位已经调整的背景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这一调整形势,将过去那种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化积累和教学模式转向强调文学素养、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为此,我们将本课题探索的重点放在如何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由知识介绍型向研讨学习型转变上,并着重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抓教学大纲修订,实现教学重心由“知识积累”向“文学修养”转型
为了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所带来的大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变化,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目的由过去重在相应专业的系统的“知识积累”转向突出“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自2000年以来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一是将过去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大纲”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两份教学大纲统一起来。虽然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仍然分为“中国现代文学”部分和“中国当代文学”部分,但在教学大纲和教学的内容体例上,我们力争将它作为一门课程而统一起来。二是将大纲调整到以文体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上来。第二次修订则进一步压缩精简了一些文学史知识。尤其是文艺运动、文艺争鸣等文学史知识。比如就当代文学部分来说,三次文代会的召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等等,以及“四人帮”的《纪要》及“文艺黑线专政论”、“从路线出发”、“主题先行”、“三突出”等原则的规定;八个“样板戏”及《虹南作战史》;主流文学之外的两类文学:不愿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万山红遍》等;“地下文学”《第二次握手》、《秋歌》等和“天安门诗歌”;对于《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撤销;“黑八论”与“二为方向”;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工作;关于“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讨论;对“现实主义”的探讨;关于现实主义的争鸣;围绕“朦胧诗”的讨论;围绕“探索性戏剧”的争鸣;“主体性问题”等等,我们基本上都给予删除。为突出文学作品,尤其是重点作品的教学争取课时空间,以达到突出“文学修养”教学之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无论是在教育部的专业课程目录上,还是在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有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这样两门课的。“作品选”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性讲授,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眼光,其讲授的重点在具体的作品文本;而“文学史”课程则在系统性、整体性方面有着特别的要求。这样的分而设置,确有使文学作品的教学得到保证和突出的作用。但这样设置的问题也难以回避。一是这样设置,容易导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两相孤立化的教学状态,割裂了两者之间互相渗透以及整体性的逻辑递进与深化关系。由于构成文学史的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任何有效的文学史叙述,都必须基于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特别是名著的研究。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不可能离开文学作品的讲解,事实上离开了文学作品也就没有文学史可言了。这就难免导致两门课程之间一些内容的重复。二是在当前专业课时不断被迫压缩的形势下,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分课设置,在课时上是不经济的。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不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而只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这样开设,如果在教学大纲上仍然保持通常的文学史课程重“史”的知识的全面完整性的格局,显然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突出文学修养教育的目的不像适应。所以,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事实上是在文学史的背景上突出文学作品的教学。长藤结瓜,线清点精,而不像过去那样,着眼于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一方面,具体的作品文本分析,培养学生研究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眼光构成教学的重心;另一方面,尽力避免完全没有文学史发展的内在联络的孤立的作品分析。这一点,我们首先是通过教学大纲对作品的取舍和秩序的编排来体现,当然,最终必须依靠教学过程来呈现。比如,当代文学十七年部分的长篇战争题材小说,我们重点选了《保卫延安》、《红日》之后,附带提及《东方》。因为从这几部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建国以后正面描写大规模的现代战争模式的小说范式从确立、发展到它的艺术顶峰,同时也是其衰落的文学史发展脉络。
(二)建课程网页提供系统的课前阅读文献使课堂教学由常识介绍变为思想场所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像《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类课程的教科书,常常并不是教师不讲学生就难以看懂或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在许多时候的许多教学内容上,其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似乎是建立在没有或没有认真阅读教材及其相应的参考文献上的;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课前未读或所读相关文献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又常常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介绍一读便知的背景知识。遇到深入的地方,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可能构成一种交流,因为学生准备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思考。结果像《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类课程的教学常常在一些时候甚至是许多时候成了常识介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程组成员研究决定,将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确定在系统地编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前阅读参考文献索引上。
我们在前面谈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时说过,为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重心由“知识积累”向“文学修养”转型,我们在文学史的背景上突出作品文本的分析教学。因此,我们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所选定的每一重点教学作品,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体,分类编制了“重要参考文章索引”。
比如,有关《青春之歌》这部长篇小说,我们就为其编制了如下一套评论文献索引:
(1)杨 沫:《我为什么写〈青春之歌〉》,《北京日报》1958年4月9日。
(2)杨 沫:《谈谈〈青春之歌〉里的人物和创作》,《文学青年》1959年第1期。
(3)杨 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4)杨 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文艺论丛》,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期。
(5)巴 人:《谈小说〈青春之歌〉》,《文艺月报》1958年第4期。
(6)郭开:《略谈对林道静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
(7)茅 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中国青年》1959年第4期。
(8)何其芳:《〈青春之歌〉不可否定》,《中国青年》1959年第5期。
(9)马铁丁:《论〈青春之歌〉及其争论》,《文艺报》1959年第9期。
(10)孟繁华:《精神解放的示喻》,参见孟繁华《梦幻与宿命——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历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2~76页。
(11)李杨:《成长·政治·性——对“十七年文学”经典作品〈青春之歌〉的一种阅读方式》,《黄河》2000年第2期。
(12)傅书华:《你是做林道静,还是做余永泽》,《文学自由谈》2000年1期。
(13)张清华:《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2期。
(14)倪立秋:《关于〈青春之歌〉的世纪末回眸》,《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在《青春之歌》的这个文献索引中,不仅有作家本人的创作谈,而且既包括了作品问世之初五六十年代在阶级论和知识分子改造论的框架内或从历史生活或从政治教条出发而导致的争论,也包括了新时期以来从历史反思、民族国家寓言以及个人化立场对这一作品进行再解读的代表性成果,还有一篇有关这一作品40年来的研究文献的综述。我们为这些文献索引的编制所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一方面,这个文献索引能够大致反映出该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史,另一方面,这些文献力争能够将作品置于一种立体多元而纵深的意义结构中。比如对作品的多种评价和多种理解,或者同一主题的研究史和争论焦点及关于研究史和争论焦点的多种表述和多种理解,或者同一观点的不同表达和不同理解。因为人只有面对种种强有力的差异时,才可能被激发出最大的创造动力和创造力。这些“多种”和“不同”将学习者置于一种强大的选择困惑中,它要么做出选择,要么自己创造。
在每一作品的“重要参考文章索引”之后,我们都精心设置了两道思考题,作为有关这一作品课堂教学的一个入口,使教学过程问题化,教学形式研讨化。力争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研讨的起点。
起初,我们计划将这套课前阅读文献索引和思考题作为教学参考书出版,但考虑到,这套文献索引一是有待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二是课前阅读文献应具有方便向最新学科研究成果不断开放和升级的能力;三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不应增加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于是,我们决定利用校园局域网条件,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页,在网页上设置一个“课前阅读文献索引”栏目,挂在网页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页是长江大学最早建立的三门课程网页之一。而且唯有我们的课程网页实现了围绕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而不断更新。
在编制“重要参考文章索引”,利用课程网页向学生提供系统的课前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研讨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由于扩招,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学生都在100人以上,一味地将传统的讲授法改为讨论课并不可行。我们的做法是一学期,组织好一次讨论课。更多地尝试采用每个教学单元,由学习委员事先轮流安排学生准备“课前文献阅读报告”,上课时,由一个准备好的学生简要宣讲自己的阅读报告,老师在此基础上进入讲授,最后预留2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提问质疑,与老师讨论。从期末学生评教的情况看来,较之于传统的由教师一人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更欢迎这种新的既有师生互动,又保留了传统讲授法的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期末学校评教学优秀质量奖,文学院三名获奖教师中,有两名是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师。我们认为,经过这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较大的程度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由常识介绍变为思想场所。在一些比较理想的状态下,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研讨的过程。
(三)利用课程网页的BBS和组织学生学科活动将课堂教学引发的思考引向课外纵深发展
在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上,我们还由这个中心出发,努力将它一头与相关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学界热点问题相沟通,一头向学生的学科活动延伸。
一方面,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的时间周期限制,教材无法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学术发展;另一方面,教学大纲、教材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内容都理应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同时还由于既定教学计划的限制,一定阶段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学术界新推出的相关重要成果,教师也常常难于再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涉猎。这就有必要建立课堂教学外与相关的学术前沿动态、学界热点问题相沟通的渠道。我们除了经常性地举办学术讲座外,还尤其重视通过所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页上的BBS来发挥其及时沟通的渠道。比如,在已经讲过当代历史小说之后,《文学评论》发表了北大教授马振方对近年重要的历史小说创作《张居正》的严厉批评。我们有机会邀请到了文艺理论家、湖北省作协主席王先霈教授和《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先生来给我们的学生讲学,他们在讲学中对马振方批评的回应引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页向学生连续跟踪转帖推荐明清史专家王春瑜以及王先霈先生在《中华读书报》上对马振方先生给予的及时批驳,文学批评家白烨、於可训、谢永旺、曾镇南等在《文艺报》上所作的回应,马振方先生在《中华读书报》上针对王春瑜先生和王先霈分别进行的答辩,直至王春瑜先生又对答辩做出的回应,等等。我们以“历史小说《张居正》争鸣文章集锦”为题,陆续转帖5万余字。学生上网点击阅读达462人次。我们把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界最新热点问题的关注同组织学生的学科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围绕学界对《张居正》的争鸣,在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活动组织“荆风文学社”组织兴趣浓厚的学生举办了两次研讨会。许多学生都为此写了文章,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写了文章。今年《长江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了一组相关文章,便是这一活动的一个成果展示。有几个学生的毕业论文以《张居正》或以历史小说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为题,也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外学科活动,是我校现当代文学课程常抓不懈的特色项目。自1987年开始,本课程教师指导中文系学生成立了现当代文学学科活动小组,取名为“荆风文学社”,办有专门的学术性刊物《荆风》,至今已坚持了17年之久。发表学生论文200来篇,其中有40余篇论文被推荐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公开学术刊物发表,30余篇获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多年来的事实表明,在每届学生中,积极参加学科活动的“荆风文学社”骨干成员,无论是继续考研深造,比如以曾军为代表的一批学生,还是直接参加工作,比如以杨永清为代表的一批学生,都在日后的个人发展中呈现出出色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当然,在如今这样一个被称为上网时代、读图时代、英语时代,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中文系的学生,都已经对文学越来越不关心的时候,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的“荆风文学社”的学科活动也明显的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吸引力。《荆风》杂志的质量也每况愈下。前几年我们从消极的方面改变《荆风》杂志质量下降,将它改版为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兼容文学其他学科的学生学术期刊。在这样一个非文学的时代,如何将其继续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师近几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行之比较有效的做法是,课程教师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这一学科活动中来,同时将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的课外学科活动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课外学科活动成为课堂研讨型学习向课外纵深发展成为学生学术交流和形成学术成果的重要促进方式。
二、创新点
(一)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网页向学生系统提供教师精心编写的阅读文献,更由于这些文献索引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力争将作品置于一种立体多元而纵深的意义结构中,通过“差异”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由常识介绍变为思想场所。
(二)利用课程网页上的BBS和学科活动及学生自办学术专刊,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一端与学术前沿信息保持及时连接,一端将课堂研讨型学习延伸向学生课外的学术活动。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创办的学术刊物《荆风》,已坚持17年之久,发表学生论文200来篇,其中有40余篇被推荐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公开学术刊物发表,30余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奖。
三、应用情况
我们进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由常识介绍变为思想场所,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当前大学人文学科的学风。由于研讨型学习激发了学生思考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问题的兴趣,每年在长江大学文学院以报考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人数最多,录取人数最多,学生发表现当代文学论文最多,获省级大学生优秀论文中也是现当代文学方面最多。这也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成为长江大学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好评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先后被评为省级优质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而且,《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这一实践探索,使这门课程跃升为长江大学的品牌课程之一,尤其是对长江大学文学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目前,长江大学文学院各门课程都在积极地学习和效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探索,全院因此形成了一种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