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教学成果 >> 正文

[教学成果省级]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

信息来源:【教务科 】 更新时间:【2009-03-16 00:00:00】 阅读:【】次

   

成果名称: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

成果完成人:李家宝   黄忠顺

获奖等级: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获奖时间:2005

 

一、成果主要内容

“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成果系2000年立项的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126202315

由于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专业课程,我们从专业课程课程分型定位实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着手该课题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教学长期以来学科意识强而课程意识淡薄,多以学科的旨归作为课程的立足点,学科的知识体系成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课程基本上只是知识型课程,教法基本上只是知识灌输法,考试基本上只是闭卷法,致使理论思维素养和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沦为知识教学的“副产品”这一状况,本项目从高师中文专业的教学中提出了课程分型定位教改的思想,即从一专业整体教学管理的角度,以专业培养目标所界定的专业素质内涵,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课程与学科的联系与区别,课程间的相互配合等为依据,对本专业课程实行分型定位;通过分型定位,在专业课程的整体视野之下,为各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调整提供根据,规定方向与要求,从而将围绕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探索,纳入到一种整体性的系统化的运作之中。

高师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高校,所培养人才素质虽然包含多个方面,但其核心应该是专业素质。专业素质一般包括专业理论素质、专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方面。故我们将专业基础课程从总体上分为理论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然后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各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不同课程的不同的学科内容特点,为诸课程在上述三种类型间定位。定位分为两级。第一级定位是就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属性定位。第二级定位是对每门课程中这三方面的内容做出身份确认。前者实质是根据各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来划定其课程中理论、知识、技能三方面的教学内容的比例,为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提供依据;后者是通过对每一课程中这三方面内容的身份确认,为教学方法(包括考试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提供思路与规范。比如,那种一门课程经过一二学期学习便以一场考试做出终结性评价而束之高阁,进入另一门课学习的方式,乃是与学科中心式课程体系相呼应的知识型课程的教学形式。技能型课程不是依据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的,而是依据技能的构成因素和养成规律构成的。如果说一门课程的知识系统可以用数十节课学完,那么像中学语文教学之类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则不可能凭借一、两学期几十节课而完成。故技能型课程不应墨守学科中心式的知识型课程的教学形式,而应探求适应其技能养成规律的教学形式。其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展开方式,可以打破有限的课堂组织形式,将课堂的组织与课外的训练、阶段性的学习与长流水不断线的训练有机地贯通起来。可以将某些技能型课程的学习成绩的最终评定延伸到毕业前夕。比如写作课的成绩评定可以将总分的60%留待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以他们在校期间所写习作的全部(从质与量两个方面)来评定。这样的评定方式不仅能使技能型课程的成绩评定真正落脚于技能的最终养成上,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技能课程由课堂之内的阶段性学习向课堂之外的长线训练拓展。

我们通过这项教改探索,将教学重点由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转向理论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大成功。

该项成果主要包括系列论文和教学实践两个部分:

(一)系列论文

1. 《高师中文课程着眼素质教育的分型定位教改》,李家宝、黄忠顺,《江

西社会科学》20022

2. 《课程意识与师专中文课程的分型定位教改》,黄忠顺等,《菏泽师专学报》20023

3. 《高师中文课程的分型定位与考试改革》,李家宝、黄忠顺,《长江大学学报》20043

(二)教学实践

我们从2001年起,在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中,从专业培养计划到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教法,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依据课程分型定位构想进行了试验探索,在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二、创新点

该项成果将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同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联系起来,通过专业课程分型定位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改变高师专业课程长期以来以学科的旨归作为课程的立足点,过于强调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构造课程、实施教学和考试的状态,将课程与教学重点由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转向理论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在课程的分型定位,专业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依据课程的分型定位实施的考试方式改革方面尤有创意。

三、应用情况

“高师中文专业课落实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成果,自2001年起,在我校中文系的专业课程中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从专业培养计划到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教法,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我们依据课程分型定位的构想进行教学实践,其中通过突出技能型课程不同于学科知识型课程的特点所进行的课程内容调整、教法和考法的改革在落实专业素质教育取得了尤为满意的效果。比如,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我们依照技能型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原则对这一课程施行改革,压缩其理论性知识性内容,增加技能训练课时,将中学语文教学的职业技能分解成为若干系列训练项目,形成以理论指导为底蕴的训练体系。变过去以教师为主角一讲到底为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不仅在校系两级期中教学检查中,这门课程被学生评为中文专业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而且在全校的教学技能比武中,中文专业的学生表现最优,在此后的教育实习中,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各实习学校普遍受到了比上几届学生要高的评价。而在理论型课程落实创新能力培养上,我们通过提供课前系列阅读材料将教学内容置于立体多元而纵深的意义结构中,以强有力的差异激发学习者创造动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式,也获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