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姚金星 朱斯坦 许成祥 刘昌明 马成松
获奖等级:长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时间:2008年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是湖北省教育厅2000年批准的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00172。课题组按照立项申请报告的设计方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较好地完成了预计的研究任务。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21世纪,随着世界人文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以此为基础的教育格局也随之改变,建筑教育是对这种变化极为敏感的分支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教育的改革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筑设计理念急速更新;二是建筑设计市场的国际化;三是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四是建筑设计手段的数字化。
这些冲击和挑战对建筑高等教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和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对建筑高等教育与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工程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和信息的高速传递及更新,对建筑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基本功训练与创造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从国内大多数院校所沿用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是“欧美学院派建筑教育模式”与“前苏联建筑教育模式”相互结合的产物。不容否认,这种模式是经过多年来教学实践提炼出来的,从总体来看也大体上能满足实际的需要。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一模式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因而未能得到平衡发展,甚至出现了自觉不自觉地厚此薄彼的情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受到来自不同侧面的冲击.原有模式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亟待改革的迫切性。
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目前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对策。改变原有的培养模式,强化基础,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注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的全面发展,深入进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于建构建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工作,安排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通过对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建筑学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制订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研究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强调素质、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的要求。
1、素质结构
人才的素质结构是指“素质”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的综合、知识的更新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3、能力结构
如何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研究,我们构建了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三)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制定
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
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制订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具有以下特点:
1.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
2.突出环境意识的培养
3.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框架的研究
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筑行业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被确定为服务行业的一种,建筑市场向全世界开放。按照西方通行的常规建设程序,建筑师作为一类服务人员需要承担以下几方面工作:
建筑前期策划、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文件编制及施工管理及后续服务。
经过分析,传统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课程体系轻重失衡、教学组合形式单一、设计课与辅助课程脱节、教学思路与方法落后。
1.新课程体系的构想:
(1)总体构想--"3+2"方案
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未来充满变数的大背景中,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给社会提供宽口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培育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和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建筑师,乃是新时期赋予建筑教育的历史使命,二者缺一不可。我们认为,建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具备职业建筑师的素养和道德,这是大学教育必须保障的,但是,这仅是一个基本的目标,还需要使培养的学生有一定的学术思想,真正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我们设想,建筑学教育具体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前三年,目标为职业建筑师教育;第二阶段为本科后二年,教学目标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师教育,以便与将来进一步的深造目标相衔接。
(2)教学安排--注重高年级的特色教育
一~三年级的职业教学以设计和技术为两大主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同时希望引入一些设计单位具工程经验的专业人员,这主要是考虑青年教师经验的逐步积累和自身教学研究的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本身的开放性及学生达到职业建筑师所要求的素养等要求。一年级建筑教学以设计入门为主,不再片面地强调手绘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在一年级阶段要逐步培养起设计观念,理解建筑,增加视觉设计等课程,引入一些初步的技术概念。 二年级建筑教学以重视设计与技术、环境的结合,学生通过接触各种设计以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调整占用学时较长的美术课教学。三年级建筑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建筑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CAAD课程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重点课程,全面介入头三年的教学之中,课程教学从以教某个软件发展到教以"二维→三维→动画"为主线的方向。 美术、技术等课程在遵循自身教学规律的同时,应服从建筑设计教学的要求,并做出相应的介入方式和时间的调整。四、五年级的特色教学中,注重方案设计中的思想和研究,形成我院有特色的风格。五年级的毕业设计教学,更注重建筑文脉和综合方面的问题。 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各课程的设置更强调紧凑性、连贯性和交叉性,实践环节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考虑放在四、五年级转换之间,对此并将设定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制度,不使其流于形式。
2.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
近些年来,国内各大专院校越来越重视CAI的研究应用,不难看出现在绝大多数CAI软件在界面设计、交互性、多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但是就其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还没有走出传统的窠臼,这些专为课程的学习而开发的CAI软件,由于其功能的单一和内容的固定,在如何满足教学内容的更新、适应个人教学风格以及建立与其它CAI课件的关联性等问题上,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未来大学教育将不断面临新思想、新观念的挑战,因而大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既应保持适当的稳定性,更应保持一个可扩充与可更新的机制,应当允许个性发展,鼓励创新精神,这对建筑学专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建筑学专业课程开设,我们制定了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通讯等为技术支持的开放、多元、动态、可持续的建筑CAI系统的建设方案,分阶段、分课程进行各课件的基础研究,内容包括:多媒体数据库的基础建设、模块化课件编辑基础研究、模块化网络课程基础研究等。
教学体系框架的构建,能够为我院建筑学专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建立纲领性的文件,能够使建筑学教学体系形成具有科学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并为该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具有地方非建筑类院校的地域特色、又符合建筑学学科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框架,对建筑学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
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中,我们遵循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边界,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注意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及有机联系,压缩、删减重复和陈旧的内容,用新的理论、先进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总之,通过课程的整合与更新达到培养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1)理论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更新
我们建筑学专业00级的课程体系,是在调研原华中理工大学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旧的课程体系很不适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全国各建筑高校也都在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相应的调整。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长江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对课程体系逐年进行修改调整,在05级以后的课程体系中,为适应最新的国家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重新确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体系,在精简必修课程的同时新增了大量的选修课程,调整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还对原有部分理论课程做进行了整合更新。
(2)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不断调整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它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解,学生记录,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种“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 我们为建筑学专业设置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校内,为设在学期末与建筑设计主干课程配合的快速设计与表现;一种是在校外,有水彩写生、工地实习、古建调研与测绘、设计院实习,其中设计院实习为分散实习。
三、创新点
(1)在构建建筑学专业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制订了适合省属高校特点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了新的“3+2”课程体系框架。即:建筑学教育具体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前三年,目标为职业建筑师教育;第二阶段为本科后二年,教学目标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师教育,以便与将来进一步的深造目标相衔接。
(3)完成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包括理论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更新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创新)。为建筑学专业设置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校内,为设在学期末与建筑设计主干课程配合的快速设计与表现;一种是在校外,有水彩写生、工地实习、古建调研与测绘、设计院实习,其中设计院实习为分散实习。
(4)教学体系框架的构建,能够为我院建筑学专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建立纲领性的文件,能够使建筑学教学体系形成具有科学合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并为该专业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探索具有地方非建筑类院校的地域特色、又符合建筑学学科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框架,对建筑学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成果应用及推广
从历届毕业学生的建筑师业务实习和就业情况看,学生的知识结构健全,大部分学生各方面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与众多名牌高校的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不相上下。有多名学生毕业后考取荷兰代尔夫特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建筑院校继续深造。
建筑学专业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在学校论文报告会中,有40篇论文获奖;1篇学生学术论文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进步奖;从2005年起每年均有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励;2007年2份作品获湖北中小套型住宅设计方案佳作奖;2008年1份作品获全国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奖,1份作品获“U+V新思维”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优秀奖;学生社团“建筑协会”被评为荆州市大中专院校优秀社团。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培养8名青年专业教师;每年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修攻读博士、硕士学位;资助专业教师到英国做访问学者;从设计院引进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其中2名为高级工程师,1名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